上路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上路看书 > 我靠宅斗系统基建封侯 > 第21章 第 21 章

第21章 第 21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被这么一吓,姜琦翻身就往外走:“咱们药材还有多少?卫大夫诊出是什么缘故了没有?”

“药材治这些人是足够的。”卫大夫匆匆追上姜琦,手里还捧着一碗苦药:“大人先喝了药再去,目前看来像是什么染性极强的风寒。”

姜琦把碗拿过来一口闷掉:“先把发烧的兄弟隔离到空房子里,昨天那个信使有出门没有。”

“有。”六伢沉着脸:“您也晓得昨天有庆典,附近县城怕是很久没有这么热闹过,昨晚看门的兄弟换班之后就带人去逛了街。”

糟了,不祥的预感立刻弥漫上来。

“大人!”

姜琦刚出衙门没多远就看见向简面色焦急地冲她跑过来:“南街上有不少百姓都发烧昏厥过去了。”

“你先带卫大夫去取药,把药先熬上。”姜琦把身后的卫小娘让出来,脚步不停:“六伢找叔父把百姓驱散开,让他们在家先呆着别出门,发热的都隔离开。”

“大人,要是供给全城百姓,药材怕是不够的。”卫小娘追了两步,先前姜琦从昏迷醒来就干脆把张常打发回张家买药,因为第一次张常自己跑这么远的商路,东西就没带多少回来。

而这会刚把张常派回去,一时半会县衙也不可能拿出这么多药来供应。

“向简写信,跟府君和章将军那边先借。”

只怕不是只有榆县这些人要供应。

昨天安置信使的位置就在县衙外侧小院,姜琦一绕过去,就看见原本在门口看守的士兵已经满脸通红地昏迷在地上。

什么流感能有这么大的传染性?!

传染源是从当阳来的信使,就是不知道是当阳出的事还是沿途接触了什么。要是当阳出事就麻烦了,榆县因为临近关隘,规模并不算大,本来就是个小城。

但当阳不是,当阳在榆县东侧,那边可是难得的平原,是个人口鼎盛时一度逼近十万的大县,一旦出现大规模传染,恐怕事情就麻烦了。

姜琦下意识从怀里把帕子拿出来蒙住口鼻,把窗户推开,从窗口往里面瞧。信使躺在床上,人倒是已经醒过来了,正面色通红地咳嗽,像是喉咙口被塞了什么,咳的一声比一声急切。

听见窗户被猛地推开,信使像是受了惊吓,猛地咳出一滩带着血丝的粘液。

“你是从当阳直接过来的,还是在路上有停留?!”姜琦急的快爬进窗户了。

“小人咳咳...从当阳咳咳咳,...路上两天咳咳咳。”信使喉咙卡着,一直忍不住的咳嗽,咳嗽出来的液体越来越多,越来越红。

但这零碎几个字还是让姜琦听懂了,脸瞬间白了。

当阳离榆县差不多三四天的路程,信使两天就能到榆县,说明路上完全没有停留。榆县外头都是空地,那传染只能是在当阳就已经出现了,加上跟他接触的人发病极迅速,说明这个病的潜伏期不会超过三天。

什么烈性传染病是呼吸道传染,发病不超过三天的。

黑死病,念头从脑中一瞬闪过,姜琦手脚发软差点没站住。当阳是大县,战乱导致的死亡可能比榆县要难看的多,加上古代人一来没有焚尸的概念,二来要是没粮还会找尸体吃,出现这种传染病的可能性太大了。

这不是风寒,这是瘟疫。

别说上报府君了,这事得往皇帝那边捅,古代背景下一个府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得找向简去,不能让他按照风寒往上报。姜琦刚迈开腿就猛地扑倒在地上,她才发现自己的脚酸软到已经无力迈开,屋里信使的咳嗽越来越紧,像是阎王已经站在门口等着收他的性命。

要真是黑死病就完了,这种烈性传染病发病三天必然会死。更何况昨天庆典大部分百姓都在传染源附近。

榆县才收获了第一茬的粮食,才开了战乱后第一次的庆典,才刚刚约定好要成亲的百姓们可能要死绝了。

姜琦狠狠地咬了一口胳膊,下口很凶,血快速渗了出来。借着这股疼痛感勉强撑起身体,脚步踉跄着往县仓跑。

“信别发出去!”

向简刚把信封递交给士兵,闻言诧异回头,就看见姜琦一身土跌撞地奔了过来。

“大人?”

姜琦抓住向简的胳膊,她不敢贸然在太多人面前把猜测说出来,凑在向简耳边急道:“这不是风寒,是瘟疫!”

“什么?!”向简一瞬间脸也被吓白了。

姜琦喘了口气,勉强镇定:“让府君搜罗大夫和药材来,务必在信里把事情说严重,保证上达天听;还有,让章将军带兵过来镇压,以榆县为中心向外分兵查看传染程度。”

虽说榆县百姓跟她的关系和信任度都足够,但这不代表她焚尸还能获取百姓支持。前世那么开放的思想影响,火葬还被大部分乡镇不接受,更何况重视入土为安的古代。但不焚尸肯定不行,如果真是黑死病,不管人是死是活都会是传染源,腐烂的尸体对污染只会更严重。

加上瘟疫的消息她捂不了多久,士兵和百姓会不会因为恐惧生乱,刘家会不会趁着这个机会召集山林里的土匪,这些都是未知数。

所以必须让军队出面,一来预防混乱,二来能快速把疫病限制在区域里。

看着向简手脚打架跑去写信,姜琦转身往县仓里跑,卫小娘是药师,还是自学的那种,目前明显发病的人只有那个信使,让没见过黑死病的卫小娘去诊断潜伏期的病人,是没办法像老中医那么直接一眼发现不对劲,所以煮的药材都是按风寒走。

但黑死病跟风寒是两个概念,姜琦先前因为风寒病倒过,药材吃的大多是发汗解表的,但黑死病明显得用解毒的药材。粮仓里堆放的药材正在被士兵有序往外搬运,姜琦摁住还在搬运连翘的士兵。

“拿先前我要你们煮防疫的药材去。”姜琦强迫自己面色如常,其他人或许不懂,但卫小娘是个聪明人,想来能明白她的意思。

“还有艾叶或者雄黄没有?拿出去,每个排屋都放着烧。”冷汗留下来黏到了睫毛上,每次眨眼都觉得生涩,但姜琦满心都是庆幸,先前她为了达成集中供暖供房御寒的目的,要求百姓分到排屋里面居住,这下艾叶只用在几个排屋里面消毒就行,要是按向简原本的想法,艾叶数量肯定不够。

还不够,这些还不够。姜琦脑子快速闪过几个防疫的点子,想到之前她忽略的一点,来往的士兵也需要防护,最好用烈酒浸过的布料把口鼻都掩盖住。

烈酒,姜琦头疼,老天爷,古代的烈酒根本没到那个度数,更何况这个年代缺粮成这样,哪来多余的粮食酿酒。实在不行就先拿艾叶煮水先顶上,那这会就得解决布料问题了。

县衙存储的麻布大都做成了被褥衣服,这些东西都是要拿出去烧掉的,被感染者碰过的都得烧,只能再去刘家要一些出来了。姜琦勉强吐了口气,也不知道该不该谢谢她跟老刘家闹得关系有点不友好,庆典那天老刘家完全没赏脸参加,他家的东西应该都是干净的。

打定主意,姜琦匆忙赶到南街问牛充拉了一队士兵出来。

刘家还是像之前一样大门紧闭,兵丁走上去扣门,一个门房探出脑袋来,看见这阵势人都吓木了,结结巴巴地说词:“官爷,俺家老爷不在...”

“砸开。”时间紧迫,姜琦心焦不已,哪有功夫跟这些人再来来回回的拉扯。

大门轰然倒塌,姜琦迈步刚进前院,就见刘老爷急急迎了出来:“大人,大人这是怎么了?!”

“情况紧急,本官替榆县问刘老爷取布两百匹。”

“这...大人,草民哪能拿出这么多来。”这不是纯强盗么?!刘老爷被气的脸都涨红了。自打之前婉拒了姜琦大卖场的注意,姜琦和刘老爷的关系一直都处于比较微妙的地步,尤其姜琦后来跟钱家搭上了线,对刘家更不用心维护了。

刘老爷前期投资被姜琦打了水漂,自然心里不满的很。

但姜琦哪里会在意一个被她捏在手里的商户怎么想,要不是为了不给外地商户和百姓留下她厌恶商人的态度,早就把这三家连锅都端了。加上她和牛充的相处,跟士兵的关系也近,足以谋划调动起对土匪的围剿,一直吊着刘家。

所以后续牛充才会发现刘家频繁联系山里的匪寇,姜琦还是一脸尽在掌握的态度,她本来就打算引出土匪给个一锅端,不然人都在山野里,她还真不一定能把人都找出来。

“本官不是同你商量。”姜琦沉着脸,语气冷漠:“本官是在要求你这么做。”

“大人,不是草民不肯,实在是...”

“搜!”

不等刘老爷废话,姜琦直接挥手示意:“把能用的布料都搬出来。”

“你莫要欺人太甚!”看着士兵在家里翻箱倒柜,刘老爷气的眼睛都要红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