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路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上路看书 > 惊掠三千弦 > 第6章 山海关中逢太虚

第6章 山海关中逢太虚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中次五经薄山之首又东五百里,曰朝歌山,谷多美垩【1】。清然多年前偶然路过着,身负重伤,命悬一线。

谷内垂天而下的瀑布声响如鸣,飞溅出来的水花打落在他脸上,本就刺痛的伤口更多了一份刺骨冰冷。

还想着什么绝处逢生,明明他已经很努力地装作与世无争的样子。不过,大抵不会有人相信所谓无欲无求,到了穷途末路也会渴望死里逃生。

可偏偏总是事与愿违。

清然的嘴角无奈地抽动了两下,现在就是想自嘲,也没有任何力气撑起这半分笑意。

天庭,这般高高在上,俯视人间。

却最终还是逃不过他们所轻视的勾心斗角,拙劣地上演着尔虞我诈的剧情。

“在河边,他跑不掉的,快上。”追杀的人就在不远处,白衣蒙面,生怕外人不知晓他们上头的人是何方神圣。

清然左手捂着腹部的伤口,眼神坚毅,未曾有过丝毫动摇,依旧微昂着头,藐视着前方的一切。

“怎会如你所愿。”

他最后开口倔强说着,发扬的青丝粘在被水雾打湿的苦笑上,而后义无反顾的跳下河去。

万丈深渊又如何。

他落入水中时发出的巨响,无数的气泡拥簇而来,而后气泡渐行渐远,涌入肺腔的刺骨寒水渐渐他的淹没意志。

慢慢窒息,缓缓无力,清然眼中最后一丝光亮是水面倒映的阳光,闪耀着原始的温存。

耳畔边的水鸣声仍不绝于耳。

水鸣震耳欲聋,涛涛飞落,如万壑雷鸣。

他并非生来便是尊贵,不可高攀地天帝之子,不少仙官在背后议论过,他出生时地紫气喷薄,神光降世。

不过是抢了天后之子的福分,沾了天帝的光。毕竟他们认为,区区一个仙侍的破布烂袍下,怎能诞下所谓的天之骄子,人中龙凤。

他的天帝父亲在他年幼时,不止一次委婉的告诫过他。

“你虽本座之子,身份尊贵,却万万不可轻信旁人口中之言,相信自己是紫微星降世,然儿,琴本无音,然拂则鸣,并非所有人都有这般机遇抚琴的,你可知晓。”

那时的清然自然是不敢也不能辩驳的。只能蛰伏于地底,顺从天帝之言。

水鸣声落,时有时无,跌宕如溪流折步山间。

清然觉得大概是自己要死了,过往的记忆一帧一帧的重现在他的眼前。

他的母亲自然是知道,那天帝老儿给自己的儿子灌了什么鬼东西,也不止一次地重复过一句话,直至她生命的最后一刻。

“琴抚则鸣,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可怜这句话被天后听了去,她随便找了莫须有的罪名,草草的结束了她的生命。事后还调笑道,这种贱人连十万雷鸣的一击都撑不过,拿什么和她争。

而他呢,却不能有一丝情绪上的波动,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一击雷鸣贯穿她的身体,以及母亲眼中最后坚韧地消失。

‘‘本座提醒过你的,你自找的。”

天帝冷漠的回应,然后匆匆转身离去。

转身已过几千载,岁时更迭又几春。

打压,针对,冷眼,降罪------这些年不都已经挺过来了吗?

琴上落灰,人间访雪,他只要再小心些,在夜里挑灯看剑,霜前苦习功法的日子,便可翻弦而鸣。

可终归等不到那一天了。

水鸣消失的无影无踪,世间只有宁静安谧。

清然心中竟闪过些许失落,传说中的死去也不过如此。他懒散地移开眼皮,不料眼前的景象,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他曾经有幸造访过地府,在忘川河畔走了一遭。所以很确定,这一片虚幻苍茫的地方不是地府,而他也没有死去。他身上的伤,竟在不知觉中痊愈,好似一切从未发生。

面对眼前一片一望无垠的空间,别样的怀疑逐渐占据了他的神经。在空间中走了不久,眼尖的他发现了太虚中的唯一特别之处。

一座立在苍茫之中的小岛,宛若沙漠中的绿洲一般。清然走上岛去,弯腰轻轻地抚摸岛上的植物,不出所料,这些植物并非真实存在,不过是太虚中的幻影罢了。

岛正中矗立着一块半人高地玄石,石面上地刻痕仍清晰可见。

清然地手下意识的触碰石头上的字迹,指尖拂过的一刻,恍若有远古的声响跨世而来,分明的念着

“唯汝一人前来。”

这大概是命中注定的结局,又或许是千载难逢的幸运,他这般结识了这个地方。

他毫发无伤地回到天庭,看着天帝天后即将为他立的衣冠冢,不由得苦笑。

‘‘然儿平安归来,便是最好不过的事情。”天帝语重心长地讲道。

清然告别惺惺作态的众人,回到他那破老小的宫殿。

取出母亲的默琴,拂去琴上的落尘,郑重其事地拨动了一根弦。

霎时,声震万里——

何所谓争鸣,必先动弦易曲。

九重天,凌霄宝殿

有的时候,天庭像人间一样,总是有叽叽喳喳此起彼伏的八卦声不断。

天庭大会方才结束,一众仙官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讨论着天上地下的稀罕事情。

“最近司命可是又提了一凡人上界,那凡人什么来头,听说并未积多少功德,就被司命处破格提了上来,这成何体统啊。莫忘前车之鉴,前车之鉴啊-----之前那个谁难道不是教训吗?”

一个武将激动地议论道,两条眉毛气愤地挤成一条。

众仙官静静听着他的气愤发言,不置一词。

气氛到此,未免有些尴尬。

本是前来听八卦的月老主动圆场解围,缓解尴尬道:‘‘将军莫气,这小道消息不一定准确,眼见为实,眼见为实啊。”

‘‘月老说的在理,天庭怎会提些凡胎肉骨上界,这谣言属实与否,还有待商榷。“泽芜帝君补充。

那武将听了他们二位的话,自然是不敢再多言了。可他心里又实在是气不过,于是圆溜溜地跑到另一个圈子八卦去了。

月老眼望着他跑开的背影,一边摇头一边轻摇手上的扇子轻声说道:“那家伙还是像以前一样,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看不惯别人位居他之上。”

“话说离云帝君今日可否有来天庭大会,毕竟大会一年也才举办一次,总不能次次都耍小脾气,耽误了正事吧。”泽芜扫视了周围一圈,还未发现他期待中的人影。

月老摸了摸自己的长胡子,无奈回应:“清然那小子还是分得清高低轻重的,大会当然会来。”

泽芜眸色一暗。

他们口中的帝君,当今天帝的子嗣之一,名清然。

这天庭之中,也只有不过五位帝君,大多数帝君的封号是自己给自己起的,泽芜这个人骨子里尽是随意,直接把自己的名字当作封号,一劳永逸。

而清然给自己的封号是“离云”。

月老:“你若觉得他会原谅天帝百年前的作为,那就大错特错了。即使现在天帝他老人家亲自承认了自己当年的错误,清然与永远不会原谅他。”

泽芜的眼眸低垂,眼中光忽然暗了下去,追问着:“月老为何如此牟定,难不成另有隐情。”

“那不是明摆着的嘛,又何须我多言呢。”月老摆摆手告别泽芜帝君,他并不喜欢和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人聊天。

泽芜没有得到清楚的答案,不由得无奈的作罢,他的目光又落到那个武将那,心想这种事情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目光回落时,他正巧碰上了步履匆匆的清然。

“离云帝君可是又要下界宣旨,传经颂德。”泽芜耐心问道,他特意提高了声调,生怕旁人察觉不出。

清然离他有一尺远,本可装作听不见,心安理得地远去。

只不过“传经颂德”这四个字实在是太扎耳讽刺。

“兄长谬赞了,若兄长实在闲来无事,不妨陪父皇多下两盘闲棋,也好修身养性,明德复礼。”

他的语气清淡而恭谦,让人找不出一丝问题。随后,他转身离去,不在意身后人的纷纷议论声。

才刚回到凌云派,他便看见“不速之客”在天机阁内悠哉悠哉喝茶。

沈辞不知从哪掏来一本旧书,单手撑在桌子上,托着下巴散漫地看着书。见到清然回来,还是不改模样。

“帝君回来啊,可让我在这里好等。”他不咸不淡地说,眼神未曾从字里行间跳出。

清然心平气和地给自己倒了一杯茶,开口问:“殿下来此有何要事?”

“哎呀,不是说过了,在外不要叫我殿下了吗?帝君还真是贵人多忘事。”

清然不接他的废话,静静地抿了一口茶。

沈辞觉得他没趣,直截了当进入正题,“幽林的祭坛动了,大抵是那些老头子又追加了死生印,只不过换了一种方式。他们这次下了死手,大概是想通过这次修仙大会完成最后的布置。”

“祭坛动了几个?”

“说不清楚,如果你非要让我描述,那大抵和你在忘川边上看见的亡灵一样多。”

沈辞放下手中的书卷,急急忙忙给自己斟茶,刚开始吊儿郎当的懒散气也一并消散。

清然:“那只能在修仙大会上动手了。”

沈辞:“不然呢?难不成你还想等到你的心上人偷听完我们谈话,在慢慢商议吗?”

清然听完他的话,才发现沈溪行一直在门外偷偷摸摸旁听。他的嘴角勾起一丝无奈,却没有认真追究起来。

屋外头的沈溪行知晓自己的行踪败露,立刻用起了灵符远走。

沈辞也不掺和他们来来往往,拿起旧书仔细端详,谁料清然这时带着些疑惑问:“你从何处知晓,他的身份?”

“呦,帝君还真是贵人多忘事,镜花缘阵我参悟了大半辈子都弄不清调理,那小子却能游刃有余地用,不是他是谁啊,好难猜啊。”他话末几乎是一字一顿地讲出口,心照不宣的事,讲出来自然戏谑了些。

西窗外,紫藤花落,犹是春来。

清然早就习惯了沈辞的没个正形,也没放在心上。只是现下的形势,让他心里始终不得安宁。

沈辞瞥见他的神色,倒是觉得新奇,难得见一座冰山还有喜怒哀乐,“看在帝君如此愁眉苦脸的份上,在下呢便勉为其难地告诉你一个秘密——那小子今晚回去藏书阁,若……”

他的话才说到一半,清然突然插话,“你跟他见过面了?”

“那自然如此,我还称呼他为仙君了,有什么错吗?”他说得理直气壮。

要不是看在沈辞有恩于他,清然此刻便翻脸不认人了。

沈辞:“你倒不必担忧,他知道的不比你少。”

【1】资料引自《山海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