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路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上路看书 > 钱儿响叮当 > 第34章 磨镜八

第34章 磨镜八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将至亥时,段寄云才回来。

“大哥。”一直在书房候着的段风迎了上来,“陛下如何说?”

傍晚时候,段风来时候将阵仗弄得很大,让黑衣人以为来的人多,迅速撤离了。

段寄云让段风将所有屋子再搜一遍,元宝和金子特别注意的地方尤甚,若是找不着就砸开,而他则趁着这个工夫喘息片刻。

对方将东西藏的严实,段风一阵搜索后,又找到了两个盒子,同样有金片装饰,只是不是金乌太阳纹,而是简单的祥云纹。

拿到东西后,两人火速赶回去,让人给宫里递了牌子,段寄云好趁此工夫休整好了再去皇宫向皇帝楚律禀报此事。

在知晓了前因后果,楚律要人来开盒子,他和段寄云站在琉璃屏风后看着。

盒子打开瞬间,一阵白色粉尘扑面,开盒子的人在那里愣站在那里。

“可有不适?”段寄云问。

那人摇头,将三个盒子都打开了,才将手里东西上的粉尘抖落干净,又有太监将其小心擦拭了才往屏风后递。

段寄云从金尚手中接过来,发现此物是羊皮制,展开发现是舆图。

随着舆图的展开,掩在粉尘里时间久了,它也沾上了味道。

段寄云待人意识到这个味道早先在镜尘寺的书里闻到过。

之前将书放去黑市,查探香的信息,随着时间推移,书上味道渐渐散了,更是海底捞针了,这次倒是没想到遇到了现成的。

“是何物?”楚律看段寄云站在那里不语,出声问。

“是舆图,看不出是哪里。”

段寄云没有立刻递过去,而是要人取了面衣给楚律带上,才递过去。

楚律看后重回紫宸殿,并要金尚善后。

段寄云趁此机会得到应允,让金尚帮忙留了一些粉末。

楚律将屋子中宫人都遣了出去,只余他和段寄云,又让段寄云将今日之事重新再说一遍,连带早先绑架一事从头说了一遍。

“寄云你再看看,这舆图是哪里的?”楚律递过去两张羊皮卷。

段寄云接过来,沿着它的边沿拼合在一起,仔细分辨了会儿,如实道:“像是康京的,但似乎不是。”

说罢,段寄云指着舆图上的一片空地,是他原先住宅后三里,“这里应当有街坊。”

“这的确是康京,不过是赵时候的。”

自大周定都于康京后,经过一系列举措,使得康京日益发展,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为了更好容纳更多人口,在楚律上台这些年来,康京向周边扩建了不少,因而才回康京没多久的段寄云看着舆图一时没认出来。

楚律又递来一张,“这张呢?”

段寄云顶着羊皮卷,越看眉头越紧,“皇宫的?”

康京也曾是赵的都城,大周攻入后,百废待兴,并没有再额外另起宫殿,沿用并稍加修饰了赵的皇宫。

段寄云手中拿着的舆图自然也是赵皇宫的地图,上面连暗道通路都标示得清楚,有些在大周皇室定居后封死改建了,有的是他们压根没发现需要再确认的。

当年攻入康京灭赵时候,赵皇帝自焚于偏殿。

同时大周军攻入皇宫后,在皇宫里的皇室家谱自亡国之君之后全部丢失,有人说那部分跟着赵皇帝一起焚了,也有人说昏庸赵皇帝认为他永生为皇,族谱没有必要存在。

因而,追查亡国之君子嗣的事情格外困难,也给了旁系登台建立后赵的机会。

同时,与赵直系子嗣一同消失的还有传国玉玺,此玉玺由始皇帝造,流传千年,是皇权至高象征,代表着“天命所归”和“正统合法”,历经朝代更迭,转手多朝,到大周入赵时候,不翼而飞,成为未解之谜。

讲过这些渊源,楚律要段寄云对此事缄口不提,在合适的时候要他亲自去查。

沉寂了这么久的赵的后裔,突然有了动静,究竟是为了什么都不是好事,他们这次闹这么大动静,为的是纪见溪,可是为什么呢?

回家后,段寄云将楚律所说之事拣了些重点告诉段风,让他对此事提起重视。

“此事就此按下,不可声张。”段寄云又取出瓷瓶给段风,“明日送舒达去林府时候亲自给林少轩,告诉他里面是书本里的香粉就可,不要假他人之手。”

段风虽不明白,但还是点头应道,“大哥。你身上的伤,大夫说临睡前要再换次药。”

段寄云点头,宽衣让段风帮忙上药,“元宝呢?”

“伤的都是皮肉,晚上给它加了好些肉,胃口也不错。”

*

香粉流入黑市,找到答案只是时间问题。

段寄云因为身上的伤,得以在家休养几天。

日子晃眼就到了腊八,愈来愈向年关靠近,两方在各方面争执不下。

在段寄云看来,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成果,双方都不太满意的样子。

不,准确说北燕使团更开心些,他们在康京大肆采买,满载而归。

今日一大早,段舒达主动提出要和段寄云一起做腊八蒜,说是去年在纪见溪那里吃过,今年吃不到了,想要做。

段寄云自然是乐意,将御赐的琉璃瓶子拿出来给段舒达腌蒜,好让段舒达可以看见他心心念念的蒜一点点变绿。

家里的厨子都是康京本地的,仆从中也有或者是这附近的,段寄云都给他们放了假,发了些铜钱买豆子,就是不在本地的,也给了些,好让他们出去玩玩。

段风自告奋勇要给段舒达做腊八粥,但是忘了提前一晚泡豆子,他的腊八粥从早上焖到了晌午,还有些豆子夹生。

无奈之下,段寄云要去外面订,但都售罄了。

段风守着他的豆子粥险些成了豆子饭,倒是段舒达出门去找林家双胞胎不知怎的还端回来了一盅腊八粥。

腊八当晚,康京才落了一场纪见溪信里的雪,鹅毛般轻盈落在地上,开始还化了融进地里,渐渐也积了起来,等到第二日清晨已经积了厚厚一层,盖在青瓦上只留一线。

府中人都回来了,因着昨日段寄云给放了假,今日干活格外有劲,不到午时院子路上的雪就扫了干净。

奈何到了申时,雪又下了起来,地上又是松松软软一层。

段舒达趴在段寄云的书案上习字,今日写得格外认真,因为今日叔叔答应他一会一起打雪仗,堆雪人。

元宝懒洋洋地趴在段舒达的凳子下面打盹。

段寄云拿着火钩,将火炉在炉子边上煨橘子,稍微热乎了就剥了和段舒达分食。

段风职算算时间快要回来了,金子则在侧院,等着给他当向导。

“大哥,大哥。”

段风的声音先到,人却赶在了金子后面。

金子踩进来了梅花印子,段风带进来了小雪堆。

书房里放了好些个炭盆,又有一烧得发红的炉子,因而在外面沾的雪,一进来不消片刻就化了。

一人一犬带进来的雪化成了几滩水。

金子一钻进来,就去找元宝,自然也要往段舒达凳子底下钻,毛发上的沾着的冷意和化水的雪粒子刮过段舒达的脚腕,冷得他一激灵。

“何事?”段寄云递过去一个剥好了的热乎橘子。

“我下值回来时候碰见在林大哥身边的那个长脸,他让我告诉你,林大哥要你速去平昌坊。”段风乐呵呵接过去又掰出了一半给段舒达。

林少轩身边的长脸,说的是冯一舟,让他转达,说明林少轩分不开身,且此事是公务上的事。

段寄云心莫名重跳一下,心中有了些许猜测,旋即告诉段风待段舒达完成课业就陪他打雪仗,得了人保证后才离开。

到了约定的街口,段寄云没看见冯一舟,倒是身后传来他的声音。

冯一舟提着两个大包袱,笨拙地从马上蹦下来,和段寄云一起将马交给在一旁的衙役,拎着大包袱给他带路。

“抓到王七了?”段寄云顺手接过来一个,开门见山问道。

“林大人说要侯爷您去确认一下。”

段寄云听这称呼,愣怔一下,才意识到说的是封了侯到自己。

“现在是什么情况。”

“昨日京兆尹府接到有人上报在一宅子中发现七具尸体,事关七条人命,又到了年关,他们不想接,就上报转到我们大理寺。”

冯一舟叹气,“这年底了,做事就是快,昨天才上报,今天就到我们手里了,您说这是什么事啊。”

“那人是如何发现的?”

“不是一个人,是一个胡同的人。”

冯一舟回忆今天看到的卷宗,“说是一胡同的人都闻到了味道,挨家挨户找,就那房子里没认出来,一群人破门而入,就发现了七具悬挂的尸体。”

“自尽?”

“不知道,京兆尹转过来时候没看见仵作的文书,我觉得更有可能是他们打算好了要转案子,压根就没验,能拖就拖。”

冯一舟对此怨气很大。

两人说话间就到了地方,衙役围在门口,将想要凑热闹的人隔绝开来。

早先害怕得要死,一个个不敢上前,现在看着官府这么多人,比起怕,更加想知道里面有些个什么爱恨情仇。

冯一舟出示令牌,带着人进去,二人到门口接过递来的面衣、手套,才向里走。

“寄云。”在角落握着纸卷的林少轩招呼人过来。

“一舟给你说了情况了吗。”见人点头,林少轩继续道,“仵作正在验,尸体状况并不一致,要等结果。你先看看这个,在尸体衣服里找到的。”

说罢,林少轩便将手里的东西递来,见人看完,问道:“寄云,你怎么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