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路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上路看书 > 通房小妾养成记 > 第76章 第 76 章

第76章 第 76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这些日子,半见愈发的担心老庄的情形。

老庄那么远,路又不通,去老庄里救人,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似乎并不划算。况且便是救了老庄的乡亲们,对德少爷的仕途能有什么助力?吃力讨不到好的事儿,他真的会派人去吗?

半见控制不住自己总是把那谪仙一般的将军想成腹黑的坏蛋,想想他风姿卓绝的摸样,又有些跳戏。

想来老庄那边的粮食再撑一阵是没有问题的,只要封城的时间不拖得太久,老庄就还有救。

这件事半见断不敢跟小喜和杨祝兄弟提,便是谢元律她也没敢说,总之是没什么根据的事儿,她也不过是怀疑。实在是放心不下,半见便交代石青随时盯着城门上的动向,但凡路通了,便去老庄里,看看那香菇可还能用。

“香菇就让老庄的乡亲吃了算了。”石青闷头言道,那嫌恶的眼神,定是觉得半见居然还舍不得几个蘑菇。

“吃了最好,若是没吃,就让他们都吃了。”半见也是忧心,却不好明说道让旁人一块惦记着,很不耐烦的道。

“那还去干嘛?”

“让你去就去。”半见说着,把手里的盆子摔在案板上,咣当的一声响。

便听见石青应道:“妥了。”

城门外的事本也不该这么不咸不淡的过去,后来才明白,德大少爷大约只是不想回来便动杀念罢了。

前前后后三日,眨眼间热浪便卷土而来,荷塘满满的莲叶铺陈时,德大少爷带了几个当兵的进了府来。旁若无人的直奔英七小姐的院子,话也没问上一句,不由分说直接打死了从小陪着英姐长大的大丫头芍药。

听说芍药姐姐被打得上下分离,只余下一层皮连着身体,死得惨极了,却也不见英姐多在意她。便是芍药的老子娘,也不曾为她辩白一二,一周后才来院里收尸,也是感恩戴德一脸的媚笑。

手里的盒子像骨灰盒一般的大小,装的整整齐齐的五百两纹银,便是芍药的买命钱了。抬着尸首从角门里出了府去,脚步那是轻快的,生怕惹了主家的晦气。

小喜听说给了五百,惊讶的合不拢嘴,直说跟着七小姐果然不亏,蔻梢也是满意的点头,连赞值了值了,就连胡嬷嬷也是极认可的。

报春也被打了个半死,说是英小姐不服,芍药没让她服气反而丢了性命,报春倒是命好的,英姐不但自己关了房门,还从里面钉上了木板。

“做丫头真得看命,跟了那些爱作妖的主子被连累着挨打是免不了的。”小喜得意的道:“这一点倒是跟着少爷还会好些。”

到底少爷要了哪一个丫头,也属常事,即便是世家大族的小姐,乃至公主郡主,大约也从来没想过让丈夫从一而终的。

是呀!半见摆弄着手里的活计,脑子里早已经飘到天外了,毕竟真像电视剧里那种非要求娶五品官家庶女的男子总还是不常见的。

可人心呢?人心总有向恶。

“如果跟的是个小姐,可就说不清了。像芍药姐姐这种被小姐连累的倒也不能说完全无辜,他日英姑娘嫁了,她这样的帮衬想来给姑爷抬做姨娘是少不了的,哎!咋还不得赌一把。”

小喜鬼机灵的说着,好似藕荷和蔻稍不明白这道理似的,便见那两个丫头互看了一眼,俱是笑了笑。

六月初六是贤贵妃谢开雯的生辰,谢府上下早早的备好贺礼送入宫中。谢元律从来也没见过这位姑母,国公府里如何欢腾与韩山苑也是不相关的,偏是书塾上,姜学究还没到,二爷就先到了。

“元律还没见过你二姑母吧!”二爷堪堪走过谢元律身边,像是突然又想起什么,转头才道。

“未见过姑母。”谢元律起身回道,便见这二爷颤巍巍的点了点头,

“你院里住着的那个……”二爷少来韩山苑里,更别说那西边的厢房了。李锦娘足不出户,却连二爷都知道了,半见朝着蓉小姐那瞟了一眼,八成是她没错了。

“是李姑娘,二伯父。”谢元律道。

“哦!你陪你大伯母去宫里一趟吧!”二爷道,说完刚要走,又似自言自语般道:“她住你院里也是不妥。”

皇宫里的神秘就像是平行宇宙,谁也不挨着谁,少爷陪同郡主去宫内给谢开雯生辰道贺,过了晌午也还没回来,想来是在宫中赐宴了,恰巧也便是这一日,同安城封闭已久的城门大开。

谢元律不在府中,半见难得的一日消遣,便去后山的榕树下憨憨一场好眠,直睡得晚霞挂满了天上,小丫头才愣愣的一睁眼,薄薄的一层水气弥漫在周身,黏黏的,少年稚嫩的脸慢慢映入眼帘。

“就知道你定来了这里。”少年道,坐在丫头的身侧,又问:“还没彻底醒?”

半见眨了眨眼,便就是回答了。谢元律无奈的笑了,也不吭声,只闭上眼睛静静地等着。好半天半见才算是回过神来,堪堪问道:“哥儿什么时候回来的?”

“回来就过来了。”说着,少年撑起小丫头的身子,让她靠着自己舒坦一些。

“皇宫里可好玩儿?”

“嗯!富贵无极,但不好玩,无趣。”少年说着,有些愣神,像是想起了什么,手指摸着半见的鬓边,温柔的笑了笑。

半见这一刻并不明白谢元律的意思,确切的说,她没有细想,只当他是不爱那的拘束,待她真的明白时,出不出得去便就由不得自己了。

当晚谢家送礼的人才回府不久,皇帝的圣旨便就到了,二爷和郡主奶奶还以为是礼物有何不妥,吓得抖如筛糠,跪地接旨不足一刻,汗水便汗湿了院中的石砖台阶,却原来只是虚惊一场。

同一天接旨的并不止宁国公府一家,内阁首辅大臣郭崇府中,英国公张府也各接到一张圣旨。旨意大意相同,褒奖德少爷是个能干的打工人,可以升职加薪,给点奖励刺激,美其名曰激励激励,继续为老王家卖命。

半见当即断定那日他们入城之后一定又发生了什么,要知道那日之后,这褒奖的旨意是刚刚好的当不当正不正,既不是第二日便下得,显得这事关联着,也不是多日之后下得,到让下属不明所以,前前后后的分寸拿捏的刚刚要好,定是德少爷所做的事,遂了皇帝的心意,却未必遂得民意,里子有了,面子却还急不得,这其中还能没有交易?很有可能就是那天晚上的难民。

半见思来想去,就是觉得自己猜得一定是对的,那日的难民没有一千也有八百了,可再多的人又能如何,心不齐,便是十万人也不过是乌合之众,古今中外这样的事还少吗?跟统治者对峙,没有强大的武力支援,统一的领袖和目标,不过是以卵击石罢了。

入夜后二奶奶竟来了韩山苑里,只与胡嬷嬷简单的说了两句。“到底是闺阁女儿,不好坏了名声。”

“奶奶说得极是。”胡嬷嬷恭敬的道。

“或者让田姨娘单独安排个去处呢?”二奶奶又道。

“依着老奴看,二奶奶的安排最好,总不好驳了哥儿的颜面,又可以安排了这母女,那是再贴心不过了。”胡嬷嬷这把是真痛快了,中气便又足了。

李锦娘自日前父亲李大人一家也被押解进京了以后,便又是日日的不出房门。那日她是带着小娘躲在巷口的人群里见到父亲还有同父异母的姐弟妹几个。

李大人在囚车之内,手附双枷,沿路高喊着:“大灾之后必有大疫。”悲愤交加,声音沙哑,仍直挺着脊背。李锦娘见状旋即昏死过去,回来便仿若三魂丢了两魄,不过两天的功夫,人又病了。

胡嬷嬷早早的便知会了田姨娘,又让半见去同李锦娘去说别院居住的事,到让半见很是为难。

到底是家破人亡,她的身份,几个孩子都三缄其口,也知道说出去,她便是同族案犯,是要被官府抓了去的。好歹是有李大人断绝关系再无往来的手书,可以辩驳一二,却总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事,若是硬要攀附也是有罪名的。

半见左思右想入不得房内,正赶上李锦娘的小娘撩开帘子出来。那夫人颇有些小女子的怯懦,让人不得不心生出爱怜来,道:“锦娘还让我找姑娘过来呢!”

半见随着小娘入得厢房之内,被一股子浓重的中药味呛得掩住口鼻,见那病着切在炕上的姑娘,仍旧夺目的美貌,因着病了,更生了羸弱破碎的风情,她便是个女子,也生生的咽下一口。

“家父获罪,我虽有家父手书在身,却也不敢说定然无事。总不好给律公子填了祸事,我和小娘想再找个房子,可同安城我母女二人又能找到什么,半见你可能帮帮忙?”李锦娘强撑着病弱的身子,小脸煞白,不点而俏的唇此时也没了半点的血色。

“也好。”半见想了想,嘴巴动了几动,才又应了下。

李锦娘接过母亲递来的包布,拿出荷包来摊开,里面只有一张十两银子的银票,还有些碎银子差不多一两半:“半见,我手中的钱也就这么多,我知不妥,也只能求你帮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