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路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上路看书 > 入殓师在古代探案 > 第63章 当年案子的内情

第63章 当年案子的内情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里头竟然有郑太师与西夏国君通信的信件,还有与其合谋贩卖毒物的账本。

甚至还有当年崔游查到的,郑太师行贿的官员名单。

季然翻阅的时候发现,当年的这些官员,现在大多已成为朝廷高官、要员。

但既然已经有了这些证据,为何当初不直接上报皇帝?

她百思不得其解,问起崔易:“为何你爹当时不直接举报?”

崔易从头翻看一遍,与自己心中的猜测进行印证:“证据缺乏关键地方。”

信件上并没有郑太师的戳印,只有西夏国君的姓名。

账本里头的信息也颇为简陋,虽然上面写的金额数量颇大,但也只是写上毒物的名称,连卖给谁也并未写上。

这些如果上报,郑太师反口说是伪造陷害,甚至反咬一口说是崔游通敌的证据,也是有可能发生的事情。

况且,从崇元帝现在犹豫的态度看,与西夏交易获得的利润,很可能他也由此分了一杯羹。

父亲或许就是考虑到这些地方,才选择暂时不上报,继续寻找线索。

谁料竟被郑太师发现,直接反扑过来,崔游再也没有查下去的机会。

季然却认为不只是这些原因。

她试探性地问:“你是否记得,当时家中有没有什么异样情况?”

听到这个问题,崔易知道她要说些什么,停顿半晌:“当年我还比较小,但依稀曾经撞见过爹与祖父争吵,他们之前从未发生争吵,或许就是因为这件事。”

争吵的内容,想必是崔家祖父劝说崔游放弃继续查郑太师的事情。

“那你祖父,会不会知道什么线索?”季然道。

崔易点头,决定去找祖父,一探究竟。

季然决定先回家等待消息,崔易便带着崔二,来到崔家祖宅,一进门迎接他们的便是他的二叔。

也就是传闻中,被崔易投进大理寺狱,判处极刑,最后被救出来的崔淓。

“哟,这不是大名鼎鼎的寺卿大人吗?怎么跑来我们这个庸碌无为、贪赃枉法的崔家了。”崔淓斜着眼,语带嘲讽。

这明显是为了崔易不留情面的行为表示不满。

崔易自然不会理会这些讥讽,看都不看他一眼,径直向里走。

谁想崔淓一个箭步,挡在他的面前,伸出手,手指戳着胸膛。

“谁让你来的,你竟然还有脸来这里?”

崔易抬手挥走胸前趾高气扬的指尖,一甩,放出话来:“我爹是崔游,这里住着的是我崔易的祖父,我自然可以来。”

“谁也无权阻止我。”

他大步向前走,一刻都没有回头。

崔淓一个踉跄,差点摔倒,一旁的小厮连忙伸手扶住:“二爷。”

“哼。”他一手推开小厮,冷哼一声,望着崔易离开的背影,脸上出现阴暗的黑影,似乎算计着什么。

崔易一行人来到主屋,就见崔管家已在门口候着。

一见到他,便将门打开,将他们迎到书房门口,弯腰:“老爷,小少爷来了。”

崔易一进去,直接跪下磕头。

崔琪嘴里念着好孩子,将他扶起来后,把他的手搂在怀里一拍一拍的。

他看着崔易的脸,关心道:“最近是不是太忙了,这都瘦了。”

“这样,你最喜欢宁厨子做的菜了,不如把他带回去,让他在家里给你做饭。”

崔易微微翘起嘴角,感受到崔琪的关心,嘴里却道:“不用了祖父,你也爱吃他做的菜,让他留在府里做饭比较好。”

“那就让他隔几天去你家,做几天饭再回来,这样大家都能吃到。”崔琪扶着长须,面带慈祥,眼底带着希冀,“或者你直接搬回来住,可好?”

崔易:“……不了。”

他转移话题:“祖父,我这次来,其实是找到了一些东西。”

“哦?什么东西?”崔琪和蔼道,看起来似乎并不太在意他话中的东西,只是一味地捧哏哄着孙子。

“是关于爹当年案子的相关线索。”崔易看向崔琪,“爹当年确实是遭人陷害。”

“只是目前还缺乏一些证据,我记得当年爹被抓之前,您和他有过一次争吵,我是来问你们当时在吵什么?”

边说,崔琪的脸色逐渐变化,崔易通过这些确定他肯定知道些什么,话语里带着期待。

谁料听完崔易说完,崔琪的脸色阴沉下来,放在他背上关心的手也收了回来。

“你误会了,当时我们只是在谈事,并不是在争吵。”崔琪淡淡地道。

“那你们是在谈什么?”崔易心里咯噔一下,连忙追问。

崔琪背过身,走到案桌边坐下:“只是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记不清了。”

“祖父你……”崔易道。

未等他把话讲完,崔琪直接打断,摇摇头失望道:“看来你不是诚心回来看我,管家,很晚了,送小少爷回家。”

崔管家在外头应声,就要进来。

“不要进来!”崔易一声喝道,随即走到崔琪身旁,低声道:“祖父,这个信息是从郑太师组织的手下中获得的。”

他明白崔琪的态度,无非是因为他认为自己没有能力能够扳倒郑太师。

毕竟,连祖父自己,当年都无法挽救崔游的性命。

“父亲当年已经找到郑太师通敌贩国的相关证据,只是缺少足够的证据链。”他继续道,“祖父,求你告诉我当年你们在谈什么,或许关键的证据,就在这里面。”

崔琪听罢,沉吟半晌,望向崔易恳切,面露难过的神情,最终轻叹一气,挥手让崔管家把门关起来,在外面看着不许其他人进来。

他起身,走到一旁的书架前,拿出一本书,从里头拿出一张纸,回身递给崔易。

“这是什么?”崔易不解道。

“你应该知晓,郑太师身边最靠近他的人,是管家郑文吧。”崔琪拂过长须。

崔易点头,崔琪继续说道:“这上面写着的是郑文家人所在的地点。”

“郑文家人的地址?”崔易重复这句话,不明白这与当年祖父与父亲争吵的事情有何种联系。

崔琪:“郑文其实是前朝皇室中一位公主的后代。”

?!

崔易抬头,不敢置信地望着祖父:“公主的后代?那不是早就……”

“是的,应该早就在当年的战乱后的追杀中全部死去,但不知道为何,郑文活了下来,甚至连他的娘亲还活着。”崔琪道。

前朝灭亡时,大启的建国皇帝为了避免前朝后人推翻,因此找了各种不同的理由进行追杀。

张治的存在就已经让他惊讶,但现在竟然还出现另外的后人,着实让他怀疑当时有多少人逃过追杀。

一想到这个,崔易就想到张治与郑太师的关系,忽然意识到郑文对郑太师为何如此忠心耿耿。

把柄就握在手里,他能不忠心吗?

“那这个地址……”崔易不解。

崔琪叹气:“当年你爹知道郑文的身份,阴差阳错地找到他家人的地址,结果却发现郑太师丧心病狂地将人囚禁起来。”

“为的是郑文能给他卖命。”

“郑文为何不反抗?”崔易的疑问随着崔琪的述说,越来越多。

“他并不相信你爹说的,当年郑太师察觉到后,立刻便让家人出面。”崔琪讲起当年的内情,满脸沉重,“我三番两次地劝阻你爹,他却不听。”

“最后遭到陷害,我几度入宫恳求陛下,也无法挽救。”

崔易皱起眉头:“当年郑太师的势力就已经到了这个地步?”

他听着当年的情况,有些不敢置信。

崔琪摇头:“先帝昏庸,晚年国库因他大肆挥霍已致亏空,陛下登基之时面对这个困境,是通过郑太师上缴大量钱财的方式才安然度过。”

“况且当时的案子,证据相当充足,陛下权衡利弊之下,也不得不相信。”

也为此,崔游便成了政治的牺牲品。

问题发生的时候不去解决问题的根源,而是解决提出问题的人。

崔易的心中充满了迷惘,在他的记忆中,崇元帝对他有知遇之恩。

作为罪臣之子,崇元帝力排众议,将大理寺卿的位置交给他,全是对他的赏识与看重。

现在看来,完全是因为愧疚。

不,不是愧疚。

崔易在心底嘲讽,是因为权衡利弊下,将他这个没有党羽党派的人放在这个位置上,成为皇帝手中挥向他想要解决的人的尖刀。

先前获得部分证据的时候,崔易还认为崇元帝只是会忧郁,但最后还是会下令捉拿郑太师。

但现在看来,这个期望,会无法达成。

他的心中不知不觉间,覆盖了一层阴霾,顿时觉得前方一片黑暗,无法再继续向前走。

看着崔易的脸色,崔琪长叹一口气:“易儿,祖父与你说这些,是想要你了解当年的事情。”

“祖父不想要你继续追查下去,以免步上你爹的后尘,祖父无法再承受这样的痛苦。”

“祖父……”崔易从祖父的话中,感受到真切的疼爱与对当年的事情的无力感。

这些感觉充斥在他的胸口,让他如鲠在喉。

最后只能稍作安抚,离开崔府。

崔易的思绪很乱,新旧案子的信息在脑海中循环出现,祖父悲痛的呼喊时不时出现。

他的心乱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