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的潮气渗进老宅的每道缝隙,黎楠跪在阁楼地板上,用软布擦拭掉木盒表面的积灰。盒盖弹开的瞬间,陈旧的皮革与金属气息扑面而来,里面躺着的物件蒙着层岁月的薄雾——于方随的旧警徽、半截断裂的钢笔,还有那张边角卷起的老电影票根。
窗外的雨敲打着褪色的玻璃,黎楠的手指抚过票根上模糊的日期,记忆突然漫过十年前的某个夏夜。那时他们刚结束一场棘手的盗窃案,于方随破天荒扯着他挤进熙熙攘攘的电影院。散场时暴雨倾盆,两人共撑一把伞走在积水的巷子里,于方随故意踩进水洼,溅起的水花沾湿了黎楠的裤脚。
"幼稚。"黎楠当时佯装生气,却任由对方勾着肩膀往家走。路灯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偶尔重叠在一起,又被突然驶过的汽车灯光斩断。现在想来,那些琐碎的日常竟成了最奢侈的珍藏。
阁楼角落的旧收音机突然发出刺啦声响,黎楠浑身一震。旋钮已经锈住,他却鬼使神差地伸手转动,沙哑的戏曲声骤然流淌而出。是《牡丹亭》的选段,恍惚间,他仿佛看见于方随歪在沙发上,跟着哼唱跑调的戏词,脚边的橘猫警长不耐烦地甩着尾巴。
"你这嗓子能把厉鬼都吓跑。"黎楠记得自己当时这么说,换来的是对方扑过来的熊抱。两人滚在沙发上笑作一团,惊得猫咪跳起来,打翻了桌上的桂花茶。茶水在地毯上晕开的痕迹,至今还留在老宅的客厅里。
手机震动打断了回忆,是苏棠发来的消息。照片里,儿童之家的孩子们正在布置新的展览墙,用机械蝶零件拼成的"于方随"三个字闪着微光。黎楠放大图片,看见最小的男孩在角落里偷偷抹眼泪。
他合上木盒,下楼时特意绕去了客厅。褪色的波斯地毯上,那片淡淡的茶渍在暮色中若隐若现。指尖触碰湿润的布料,他忽然想起某个加班的深夜,于方随端着热牛奶走进书房,却在看见他睡着后,小心翼翼地用毛毯将人裹住,连呼吸都放得很轻。
雨不知何时停了,黎楠站在老宅门口,望着街道尽头新开的咖啡馆。玻璃橱窗里,年轻情侣相视而笑,男孩伸手擦掉女孩嘴角的奶泡。这样平凡的画面,曾经也是他和于方随触手可及的日常。
回到儿童之家时,月光已经爬上树梢。黎楠推开标本室的门,墙上挂着的机械蝶翅膀在夜风中轻轻颤动。他取出木盒里的钢笔,在笔记本上写下一行字:"今天又路过了我们常去的花店,茉莉开得正好。"
深夜,他躺在床上,听见隔壁房间传来孩子们均匀的呼吸声。伸手摸向枕头下的旧警徽,金属边缘的纹路硌着掌心,却让他莫名心安。或许念旧不是困在过去,而是把那些珍贵的片段,小心翼翼地叠进时光的褶皱里,让它们永远带着温度,照亮未来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