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路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上路看书 > 钱儿响叮当 > 第53章 乌衣三

第53章 乌衣三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府衙门口,段寄云看着两人牵着马消失在路口处,才回神向前与门口衙役说了自己所来目的。

县令从收到消息时候就吩咐过了,这几日临近段寄云上任日期更是每日念叨,见着人了就把他好好带进来。

这不到最后一天了,听到纪见溪一说,连文书都没核验,就领着人向里走,迫不及待让他看看这收拾三遍后焕然一新的衙门。

“钱大人,杜师爷。”壮班值守的人将人带到便离开了。

钱县令本还和杜师爷检查仪容,听了衙役的话,转身瞧见一个长身玉立、丰神俊朗的男子款款走来,在自己不远处站定,躬身作揖,知道身边师爷提醒了,县令才反应过来。

“段将……”,钱县令感觉到身后衣摆一动,才意识到称呼不对,咳了一声,悠悠改口,“段大人。”

钱县令又向人要了文书交给杜师爷核验,确认无误后,才领着人认地方。

段寄云在朝中遭遇钱县令自然一清二楚,可明眼人都知道,刻下不过是暂时太平了。

去年北燕遣皇子带队来大周议和,虽然最后事情没有拍板,但几年和平至少是有的。

段寄云是秦王和林家大公子至交,再加上他哥哥一层关系在,还是皇帝真正意义上的学生,与他们天子门生实在不同,

如若是北燕有任何风吹草动,朝廷征召,段寄云定是投袂而起,擐甲执兵。

这段寄云贬是必然要贬,就算他带的东西少,走得人家多,可几人会在贪污案风潮刚结束,余韵尚在时候携礼上门,这不是顶风作案又是什么?

他此番被贬于大多数官员是杀鸡儆猴,对他自己应当是皇帝刻意下放来历练,不过从二品官到九品官,云泥之别,想来皇帝也是气狠了。

钱县令是第一次见段寄云,他比自己想象中的年轻俊朗,举止若水,除去战场厮杀出来的戾气外,并没有年少成名的跋扈张扬。

单论官位变化如此之大,还能处变不惊这一点,钱县令自愧弗如。

青年剑眉星目,身姿挺拔,往那里一站便是风景。

钱县令自认自己年轻时尚有几分姿色,说亲时候媒婆都踏破门槛,姑娘见他三分含羞。

可和段寄云站在一处来,难免自惭形秽。

上次见到如此颜色还是不久前公堂上的纪见溪,对于貌美男女,总会分神记上一二。

若单论相貌,纪见溪还要略胜段寄云一筹,只是他与段寄云霜刀藏锋不同,似青竹沐雪,琼林玉树。

钱县令家中尚有待字闺中的姑娘一位,在段寄云来之前,他本盘算起纪见溪。

那日公堂对证,纪见溪不矜不伐,有三分成大事的底色。

只可惜可惜啊段寄云来了,那纪见溪是个连秋闱都没过的苦秀才就有些不够看了。

若是真的攀上了这门亲事,到时候皇帝气消了,段寄云被征召回京,他钱家可不就跟着一起飞升了!

段寄云自然不知道不过见面几息,眼前的钱县令就打起了自己的主意。

“段大人,我和杜师爷带你在公廨中走走,了解一下情况。”

钱县令侧身,伸出一只手臂,邀人同行。

都被贬到这个地方了,段寄云自然也懂规矩了,哪会直愣愣走,也作礼请钱县令先走。

段寄云谦逊的态度颇合钱县令心意,更是想将人笼络。

“本来应该由前任县尉带你并交接工作的,只可惜他早两月就敢去别的地方赴任了。”

对于这件事,钱县令心中还是不忿,上任县尉还是个举人“大挑”来的,上任比自己还少两年,竟然先被调走了,不知道是攀上了什么大人物!

钱县令不经意向后乜了一眼,心中稍稍平和不少,古人言“塞翁失马”并不是没有道理。

段寄云自然注意到钱县令的目光,微微颔首。

钱县令引着人到正堂,首先入眼的就是“明镜高悬”的牌匾,屋子各处人不算多。

“渭州和临县青州都毗邻明州,前朝和大周建立的前几年还在明州辖下,独立划分出来也不过二十多年。”

“这里还有些老人遇到事喜欢求助明州府,两地离得也不远,日出出发,脚程快傍晚就能到,雇马车甚至可以当天去当天回。”

钱县令以为段寄云才从边关回来,对这样的事情自然知之甚少。钱县令又打定主意要结交段寄云,知道的事情自然详尽介绍。

三人向后入退思堂,里面还算热闹,衙役在调解争吵的两户人家,另有官员穿梭其中,行色匆匆。

“渭州已经独立出来,明州府的人自然不愿意解决问题,大多数案子都会直接打回给我们,这种乡里纠纷自然也是,要是大案子,我们这边也会报上去,那边重申后复审。”

“这两户是当时修房子时候,有道公共沟渠,谁都想多占点,为了房子几毫厘时常来闹。”

钱县令看段寄云瞧着那两家人看,以为他没见过这类琐碎小事,便多解释两句。

边关荒苦,段寄云时常会看见两户人或者几户人因为一捧米或是一个蛋这类蝇头小利闹到不可开交,倒是没想到富庶许多的渭州也是如此,只是东西不一样罢了。

这类事情段寄云还“有幸”参与过,不过他一般充当两户人家争抢着摆道理的冤大头。

回想到当时的无措,这有可能还会变成未来的家常便饭,段寄云难免蹙眉。

钱县令自然是注意到了,心下担忧自己给段寄云留下一个办事不力的印象,向杜师爷使了个眼色。

杜师爷几步上前,与衙役耳语几句,见衙役离开,又转身呵斥两户人家。

剑拔弩张的氛围霎时消散,都知道再这么闹下去,非但没有好处说不定还得吃牢饭,脸上挂了笑脸握手言和,在其他地方再暗自较劲。

送走两户人家,退思堂安静不少,也显得轩敞了。

刚离开的衙役回来,带回来两个人,其中一个身着青衣系红腰带,另一个

“这位是快班总班头吕牧。”钱县令为段寄云介绍,“这位就是前段时间与你提起的新来的县尉,段寄云段大人。”

“段大人。”

吕牧作揖,皮肤黝黑,三四十岁的年纪,个头比段寄云稍高一些,左侧嘴角有一黑痣。

“吕班头。”段寄云回礼。

“这段大人来了,班头该交接的交接一下。”钱县令道。

吕牧颔首。

“大人此事急不得,早先县尉一职空缺,您虽身为县令,却也代行县尉之责,这好些交接还得您在场才是。”

钱县令一侧眉毛轻挑,向师爷投去赞赏、感激的目光,“师爷说得有理,此事且稍后再议,不若我们先去东侧看看段大人办公之所可好?”

段寄云点头,又慢一拍作揖,道:“听大人安排。”

钱县令引着人到一间小室,并告诉他此处是他办公之所。

阳光透过窗棂,在屋子中折射出粗细的虚晃的直线形状。

书案和靠墙纵摆在角落的条案上尚未摆上卷宗,酸枝木梳背扶手椅后的书格倒是摆了两三瓷瓶,师爷说是和县令一起来看过几次,看着空旷,自作主张摆上的。

“段大人觉得如何?”

段寄云目光扫过,转向钱县令,“有劳钱大人、杜师爷费心了。”

杜师爷瞧见钱县令面上略有倦色,想他平日出行大多是车轿,今日走了这么久,确实也累了,收到钱县令递来的眼神,他站出来打圆场。

“至于这东侧其他几间是存放户籍和存贮税粮之所,西侧设有兵刑工房、监狱,具体讲来看你颇费时间,不若待案卷交接时候吕班头在带着段大人去了解,这样两相结合也深刻些。”

“师爷说得是。”

段寄云接了杜师爷递过来的台阶。

钱县令本就有意结交,邀人去退思堂后的三堂内书房饮茶。

三堂是官邸区,钱县令在签押房办公,房外有一茶室用以待客。

钱县令打算用以招待段寄云的内书房,便是他居所内的书房,居于官邸区后侧,往常这里迎来的多是求人办事的乡绅,走得都是三堂侧门,直来直往。

这从退思堂沿着抄手回廊一路行过的一般是钱县令和杜师爷,今日再多一个段寄云。

一路行过,能意外遇见娇憨可掬的女儿,打个招呼是最好,如若没遇上,不知哪个角落传来的姑娘家的呖呖莺声,也能在他们的话题里看似偶然的提到那亭亭玉立的姑娘。

“段大人刻下居于何处,可还方便?”

“暂居友人处。”

“友人?”钱县令有些意外,心中盘算此处可能与段际遇有交集的人。

段寄云点头,两人都在渭州,必然免不了见面,“城南纪宅。”

段寄云只见山庄正门换好的纪宅牌匾,上山时候也没留意山下刻有“听泉山庄”的巨石。

“城南纪宅?”钱县令重复了一遍,还在思索,杜师爷走上前提醒他。

“你与那纪学子是友人?”

段寄云对钱县令知道纪见溪讶异一瞬,而后点了点头。

杜师爷给他推荐了两三个合适租房子的片区,无不距离近又靠近熙攘街市。

“下值或是下次休沐,段大人可以去找牙人看看。”说完还不忘贴心告诉了他房价范围,一面到时候让牙人诓了去。

三堂内清素影壁,蕉鹿影瘦。

段寄云觑到钱县令和杜师爷似乎在留意什么,或者说是寻人,待到了内书房也没看见人。

内书房中瓶梅影斜,砚冰未泮。

杜师爷去寻人备茶,顺便再去寻人。

见人回来,钱县令用眼神询问,得到了人不在家中的答案。

换了三两盏茶,钱小姐也没回来,钱县令也不好再留人,免得落下渎职的印象。

吕牧外出参与巡逻,段寄云没见到人,到邢堂走了一圈,拿了几本卷宗。

段寄云拿到的几本卷宗都是只需他核对签发即可。

初来乍到,尚不明白事情如何操作,段寄云并没有贸然盖章,打算遇见吕牧后再做打算,正好可以问上一问。

等手头案卷看完,已是薄暮时分。

点卯下值,问了人才去西侧马厩牵马。

才走出府衙,只见一个影子扑了过来,段寄云下意识退后,将伸出去反制的手半途收回来。

“大人,你可要为民女做主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