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夜里的帽儿胡同没了白日里的喧嚣热闹,多了一丝静谧柔和。
陈承安送走了最后一个邻居,转身进了院门,关上了大门,又用栓子抵在门后,才进了亮着灯火的正屋。
陈延璋与陈母坐在凳子上,陈星辰规规矩矩的立在父亲身旁,陈妩独自坐在爹娘的榻上,低着头正在油灯下一针一线的做着绣活,听见声响抬起头来,见是大哥,脸上露出笑来。
“大哥快来歇会儿。”
灯火下女子一鸦青色的秀发柔美温顺地披在脑后,面上一丝脂粉也无,黑白分明的杏眼在昏黄的烛火下更显明亮,脸上的笑意恰到好处的点缀在唇畔,清新雅致,素美柔情。
眼尾处一颗红色小痣更添三分姝艳。
陈承安面上带笑,陈延璋开口指了指自己面前的凳子,“老大,过来坐。”
“这几日你便向酒楼那边告几天假吧,一切都等你妹妹出阁后再说。”
陈承安点了点头,“爹不用担心,我下午便去酒楼告了假,掌柜的知道了妹妹的事儿,让我忙完再去上工就是,还另给了一份喜钱。”
经过了一下午的喧嚣,陈延璋也适应了大家的恭维,听闻喜钱,他也不甚在意,只是点明道:“你记个账,到时候都是人情世故,要还的。”
又看了看立在一旁的陈星辰,道:“你姐姐如今有这般造化,以后咱们家少不了有人送些银钱事物的,我这边就一个理儿,贵重的东西不要,亲朋好友街坊邻居的心意可以收,但是都要写个账本记下来,后面该还的就还,不能给妩儿丢人。”
陈承安与陈星辰互相看了一眼,陈星辰立即拍着胸脯保证道:“爹娘放心,咱们定不会给姐姐惹出事端。”
陈承安也道:“爹娘安心。”
陈妩垂着脑袋面容平静的做着绣活,耳边听完几人的话,轻轻叹了口气,心中也安定了起来。
陈母坐在一旁听完陈延璋训子后,便起身从衣柜里端出一个褐色箱子,放在陈妩面前,面上不知是喜还是悲,“娘的妩儿就要嫁人了,前几日还在念叨着给你找个如意郎君,没想着转眼间便赐给了宝亲王,真是咱家的荣幸。”
她伸手摸了摸陈妩的发丝,陈妩的一头秀发乌黑幽亮,又柔又长,烛火下散着莹莹的光泽,似上好的绸缎一般。
“以后进了王府,娘不求你什么,只希望你平安顺遂,便是福气,若是能有个子嗣徬身,那便再好不过了,娘会每月去阳崇寺为你祈福,这是咱们家存的银子你带在身上,进了王府后各项都要打点的。”
陈妩依偎在陈母怀中,面上不禁带着泪水,强忍着心中不舍安慰道:“娘不用为女儿操心,女儿此去是享福去了,这些银两还是留给爹爹和娘,女儿这些年做绣活也存了不少银子,够用。”
她上辈子父母早逝,亲缘短薄,好在这一世,能过上了安稳的日子,不用再怕无孔不入的丧失,不用每日为了活着提心吊胆,并且还有疼爱她的娘亲和格格,她是真的很知足了。
听见女儿如此体贴,陈母顿时泪如雨下,眼中满满的慈爱之色,和小时候一样把她搂在怀里小声哄道:“都带上,都带上,娘也放心些。”
说罢便打开箱子,把里面的几块碎银子都用绢子裹了起来,放在陈妩的手中。
陈妩看了看手中的银两,知道若是不收下来,娘亲也不会安心,她擦了擦眼角的泪水,露出一个笑意,轻轻道:“女儿多谢娘亲。”
一家子面上都沉重了几分,还是陈延璋敲了敲桌子,“好了,早些睡吧,明日内务府的人就要过来了,免不得会派个嬷嬷过来教妩儿规矩,有得折腾呢。”
几人这才收起心思,各自去歇息了。
月色如水,陈妩回了自己屋中,先是把快要完成的绣活放好后,她才从自己的床上的枕头下掏出一个芙蓉蜜色的锦囊,倒出里面的银两。
浅白的月色下,一颗颗银锭子光泽十足,陈妩指尖拨动数了数,刚刚八十两,这些都是她从小做绣活存下来的,若是从前,这些银两也够用了,只是以后去了王府里,怕就不够看了。
对了,还有李家的屏风,这两天赶工完了,也会有个十两银子,再加上娘亲今日给的,勉强能凑个小百两吧。
想到这儿,陈妩顿时放下心来,钱是一个人的底气和胆量,她只身一人去闯王府,心中到底还是有几分怕的。
胡乱收拾了一番,便浑浑噩噩睡去。
第二日一早,天色刚刚大明,宫里便来了太监嬷嬷,陈延璋引着太监嬷嬷进了正房,那太监略莫二十出头的年纪,长着一张娃娃脸,为人却十分老成,好似根本没有注意到陈家仄憋的房间与陈延璋略显得尴尬的表情。
他道:“陈先生,内务府与宝亲王福晋相看了日子,陈格格便于十月二十九日戌时入府。”
十月二十九日,便是五日后了。
那太监说完又引出身后一位穿靛蓝色宫装的年长女子,“这位是教陈格格规矩的崔嬷嬷,这几日便留在府中。”
陈延璋面上带笑,把准备好的一个小荷包送到这位公公手中,“多谢公公。”
那太监笑眯眯接了荷包,又指点了陈延璋几句,“因着陈格格是皇上钦点入宝亲王府的,陈格格到时候进府可以带上一位伺候的女婢。”
陈延璋恍然颔首,笑叹道:“真是多亏了公公点拨。”
那太监笑笑,便是要走了。
陈延璋忙唤了陈承安起身去送,陈承安一路相随,直至出了胡同。
这头,陈母带着陈妩到了正屋,那年长的嬷嬷面容十分和气,见了陈妩,便屈膝道:“给陈格格请安。”
陈妩愣了愣,还有些适应不了这个称呼,回过神来便叫了声,“嬷嬷快请起。”
那年长的嬷嬷站起身来,和气的打量着陈妩,温声道:“格格,奴婢姓崔,是负责教导格格宫中规矩的礼仪嬷嬷。”
陈妩点了点头,认真道:“麻烦嬷嬷费心了。”
又从身侧陈母端着的托盘上取了一双靛青色绣枝花的护膝,“天气渐凉,这是我这两日绣的一双护膝,便送给嬷嬷,答谢嬷嬷的一番教导情谊。”
崔嬷嬷面上一愣,怕是没有想到这位格格会是如此的好性子,她面上望托盘上一凝,眼中惊艳一闪,赞道:“格格的绣工蜿蜒柔美,不同时下的京绣疏阔,却轻盈拂动,自然柔美,已是大成,怕是师出名家吧。”
陈妩笑着与陈母相视一笑,含笑道:“当不得嬷嬷如此称赞,我自小受母亲教导,学了些浅显的花样罢了。”
崔嬷嬷看了看一旁的陈母,明白了少许,她领了陈妩心意,福了福身子,道:“那奴婢就多谢格格赏赐了。”
寒暄完毕后,陈母便出门去把小儿子陈星辰的房间打扫了出来给崔嬷嬷这几日住,又备了茶水点心,好吃好喝的供应着,只求能给陈妩在宫中结个善缘。
待陈母离开了屋内,崔嬷嬷便开始为陈妩讲解起了宫中规矩,陈妩本就是从末世穿越而来,自然是一点即通,学起规矩来很是机灵,不过一上午便学了个囫囵大概了。
崔嬷嬷见她容颜秀美,性情温和柔顺,加之为人机灵聪慧,又悄悄打量了她的微微丰腴的身子骨,见她胸i前鼓鼓囊囊的如一颗熟透了的水蜜桃似的,心中也暗自嘀咕,这位格格进了宝亲王府,这宠爱怕是少不了的。
想到此处,她对陈妩更是周全起来,规矩学完后偶尔两人也能闲话家常。
“格格,等你入了王府后,身边会有宫女两人,因着你是皇上亲自指的,特许你可以从娘家带一人入王府,”崔嬷嬷看着坐在榻上做着绣活的陈妩,忍不住出声道。
陈妩手中的动作缓了缓,抬起头微微一笑,“嬷嬷,你的意思是说,我最好自己从外面带一个婢女与我入王府?”
崔嬷嬷见她笑的和气,心中也不妨起了善心,她点头,娓娓道来,“俗话说‘一入宫门深似海,’这宝亲王府也不必紫禁城差,稍不注意行差踏错便是性命不保,格格这样的身份进府,若是身边没有个体己放心的人,怕是会被有心的人钻了空子,若是连自己夜里说了几句梦话,都能叫别人知道,那真是...”
王府之中若是没有个信的过的人在身边,怕是朝夕不保。
崔嬷嬷话虽未说明,陈妩却是懂她的意思,想到若是自己连睡梦中都有人监视着,她顿时不寒而栗起来,眉头微拧,“嬷嬷,我家的处境你也是看在眼里,我从小并没有能信得过的丫鬟,若是从外面去买,怕也养不出感情来。”
崔嬷嬷见陈妩把自己的话听进去了,心中也是满意,她含笑道:“格格,人市上有的是家破人亡的闺女,明日让你兄弟去买一个回来,签了死契,一条性命拿捏在你的手中,进了王府后,一时也不敢背叛你。”
“一时?”
“是,一时,若是需要她一辈子忠心耿耿的伺候你,一张卖身契还是不够,这就需要你的手段了。”
陈妩缄默了片刻后,面上便了然的点了点头,“嬷嬷是说,人会因为一张死契一时的忠心于我,可要让别人一辈子都死心塌地的,就需要付出能让别人动心的情谊或者利益?”
崔嬷嬷赞许地看了一眼陈妩,并不在这个问题上深纠,“格格若是觉着奴婢说的没错,便明日去府外买个丫鬟回来,正好奴婢也能帮着你调教两日。”
陈妩面上露出感激之意,上前一步对着崔嬷嬷福了福身子,“陈妩多谢崔嬷嬷,若日后有缘分,定不忘嬷嬷今日教导之德。”
崔嬷嬷心思一动,眼角更是含笑。
下午用过午膳后,陈妩与崔嬷嬷在房内歇息,便听见院内传来嘈杂的声响,不多时,陈星辰便趴着头在窗户便,“大姐,罗家的人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