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明俪想了想,现在来领粥的都是周边的孤寡老人,而且有护国寺的僧人在,目前确实没什么事,但是难保回去路上有那些地痞无赖来找事,那也着实麻烦。于是,她微微点头,轻声说道:“嗯好,就这么说定了,谢谢林墨哥哥。”
“这一会儿,你都说几个谢谢了。怪不得你大哥还说你好像一下子长大了,沉稳不少,像个大家闺秀了。”林墨嘴角上扬,露出一个温和的笑容,打趣道。
毕竟自己不是曾经那个十三岁的少女了,也没有以前那样活泼,还以为,大哥每日忙着读书,没有注意自己呢,原来都看在眼里。穆明俪心里暖暖的。她笑着问:“怎么是像,我本来就是长大了。大哥还说我什么了?”
“是是,你本来就是长大了,你大哥也没说什么,就是担心你,怕你有心事不和他说,让我来问问,主要也是你大哥觉得有些自责,觉得是自己没保护好你,反而让你为他操心。你大哥平日是唠叨一些,但是也是为你好。”林墨耐心地解释道。
“嗯,我知道,我也没有什么心事,只是最近母亲忙着核对府里的账目,还有一些有问题的下人要换掉,大哥也在忙着准备科举。我就自己准备施粥的事宜,可能大哥觉得我长大了。”穆明俪微微点头,认真地说道。
“嗯,那就好,虽你长大了,但也不用只靠自己,还是那句话,凡事有我和你大哥。”林墨目光坚定,语气诚恳地说道。他的眼神中透着兄长般的担当,仿佛在向穆明俪承诺,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和大哥都会为她遮风挡雨。
穆明俪知道他是指之前的事,连连保证道:“以后一定多多使唤你和大哥。不把你们累得瘦十斤绝不罢休。”她一边说着,一边调皮地眨了眨眼睛。
林墨宠溺地看着抿嘴坏笑的穆明俪,无奈地说道:“你啊,刚还说是大姑娘了,又调皮。”
二人正说着话,醉仙楼的老板敲响了包房的门。老板穿着一身得体的长衫,面料柔软顺滑,上面绣着精致的花纹,面容和善,脸上带着一丝拘谨的笑容。他推开门,微微弯腰,走进包房,那姿态显得十分恭敬。
穆明俪连忙起身,那动作轻盈而优雅,将准备好的礼物递给他。礼物包装精美,用红色的绸缎系着一个漂亮的蝴蝶结,蝴蝶结的两端轻轻垂下,满满的诚意。穆明俪微笑着,语气诚恳地为之前连累他的事表示了歉意。
醉仙楼的老板忙不迭地摆手,脸上堆满了笑容,那笑容热情而感激,连声道不关他们的事,感谢穆小姐还牵挂着。随后,他又热情地送了两道新出的点心,点心摆盘精致,上面点缀着鲜艳的花瓣,才转身离开。老板离开时,脚步轻快,脸上还带着一丝感激的笑容。
饭后,林墨把穆明俪送回侯府。侯府大门巍峨壮观,朱红色的大门上镶嵌着金色的门钉,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门口的石狮子威风凛凛,仿佛在守护着这座府邸。
林墨目送穆明俪走进侯府,才转身继续巡逻去了。他翻身上马,骏马嘶鸣一声,向着远方奔去,渐渐消失在街道的尽头。
穆明俪回到房中,坐在窗前,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她身上,形成一片片光影。她静静地想着。如今自己的心境不同,也不必故作天真浪漫,就这样顺其自然吧。
又过了几天,穆明俪想起之前的老婆婆和她的孙女,心中涌起一股牵挂之情。她与李氏说了自己的想法,李氏坐在雕花的椅子上,手中拿着一本账本,闻言抬起头,眼神温柔地看着穆明俪,嘱咐了一番。又让她大哥穆清陪着一起去.也省的他每日只读书,读傻了。
穆明俪一行人人来到老婆婆家,只见那破旧的小院在阳光的映照下更显沧桑,几株歪歪斜斜的向日葵在小院角落努力生长着。小女孩钱宝儿正坐在院子里,看到穆明俪等人,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原本苍白的小脸如今也有了些许血色。
之前为她诊治的大夫快步走到宝儿身边,轻轻蹲下,动作娴熟地取出脉枕,让宝儿将小手放在上面,开始为她再次诊脉。大夫微微眯起眼睛,专注地感受着脉象,许久,他轻轻点了点头,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随后,大夫从药箱中拿出纸笔,仔细地开了几副药,一边写还一边小声念叨着药的剂量和服用方法。
穆明俪和穆清走进屋内,屋内光线有些昏暗,陈设十分简陋,一张破旧的木桌摆在屋子中央,周围是几把缺了角的椅子。老婆婆正坐在椅子上,看到他们进来,连忙起身相迎。
穆明俪和穆清与老婆婆相对而坐。从老婆婆的讲述中得知,她姓周,夫家姓钱,提及儿子时,她的眼神瞬间黯淡下去,声音也带着一丝哽咽,说儿子前几年去边关打仗,不幸战死沙场。儿媳妇也没熬过前年的那场大病,撒手人寰。如今,只剩下五岁的孙女钱宝儿与她相依为命。平日里,祖孙俩就靠着 衙门给的那点抚恤金艰难度日。穆明俪看着坐在一旁安静听着的宝儿,那瘦小的身躯,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心中满是怜惜。
穆明俪微微俯身,温柔地对周婆婆说:“婆婆,我们府里正好缺个烧火的帮厨,您要是不介意,就来我们府里上工吧。工钱不高,但是您可以带宝儿一起住在我们府里,宝儿的医药费也由我们府里出。”
“谢谢小姐,您真是大好人啊。宝儿快来,给小姐磕头。” 老人激动得眼眶泛红,一边说着,一边急忙拉着孙女要给穆明俪磕头。只见宝儿懵懂地站在奶奶身旁,乖乖地就要屈膝下拜。穆明俪见状,连忙上前一步,双手轻轻扶起祖孙俩,脸上带着温暖的笑容,说道:“不用不用,你们收拾好了然后直接去长平侯府就行。”
“奶奶,穆姐姐和上官姐姐一样,人美心善。” 钱宝儿眨着水汪汪的大眼睛,嘴角上扬,甜甜地说道。
“上官?是不是太子太傅上官大人的千金?” 穆清微微皱眉,眼中闪过一丝疑惑,轻声问道。
“是的是的,上官小姐也经常来给我们这些孤儿寡母的送些大米和衣物。” 周婆婆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指了指屋里角落堆放的大米,“今天她也来了,刚刚才走呢。”
“哦,这样啊。” 穆清轻轻点了点头,若有所思地应道。
“咦,大哥你好像有点失望啊。” 穆明俪调皮地歪着头,眼睛盯着穆清,笑着打趣道。
“胡说什么,这种玩笑哪能随便开,影响人家闺誉,你也是女孩子,说话要注意才行。” 穆清立刻板起脸,表情严肃,语气中带着几分严厉地训了起来。眼神中透着一丝不悦,仿佛在告诫穆明俪事情的严重性。
“好好好,是我错了。母亲还在家等我们回去吃饭,我们快回去吧。” 穆明俪吐了吐舌头,连忙认错。她心里想着,大哥这样古板又爱训人,也不知道未来大嫂能不能受得了。
回去的路上,阳光依旧明媚,照在身上暖融融的。他们远远看到路边停着一辆马车,那马车车身雕着精致的花纹,车轮高大,一看就不是普通人家所有。穆清仔细瞧了瞧,说那好像是上官大人家的马车,然后快步上前询问马夫:“请问这是太傅上官大人家的马车吗?我是长平侯世子穆清。”
“回世子,正是。” 马夫连忙恭敬地回答,微微弯腰,脸上带着谦逊的笑容。
“你们怎么停在路边?” 穆清接着问道。
“回世子,我们的马车突然坏了,已经叫家丁先赶回家中,一会儿就回来接小姐回去。” 马夫无奈地叹了口气,解释道。
“车上是上官小姐?” 穆清追问道。
这时,马车的帘子被轻轻掀开,从马车上下来一个身穿鹅黄色碎花裙的少女。少女大约十四五岁,身姿婀娜,宛如春日里盛开的花朵。她鬓上戴着一支赤金镶蓝宝石的蝴蝶步摇,步摇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晃动,宝石闪烁着璀璨的光芒。少女明眸皓齿,一双眼睛宛如清澈的湖水,浅笑嫣然,那笑容如同春日暖阳,正是上官小姐。
几人互相见礼,穆明俪看着眼前的情景,想着等家丁来回,一时半会儿难以成行,便热情地提出让送上官小姐回府。
上官大人是太子太傅,自然也是林墨和穆清的老师,穆清也曾多次去上官大人府中请教学问。因此上官小姐也见过穆清,她微微点头,带着侍□□雅地上了穆明俪的马车。让马夫留在原地等着家里的人来修马车。
“真是太谢谢穆小姐了。” 上官若兰上车后,微微侧身,对穆明俪感谢道。
“上官小姐不用客气,举手之劳。何况您父亲也是我大哥的老师。于情于理我们都要送你回去。你也不要叫我穆小姐了。我叫穆明俪,你叫我明俪好了。” 穆明俪笑着说道。
“那你也不要叫我上官小姐了,我听你大哥提过,你比我小两岁,你叫我若兰姐姐吧。” 上官若兰嘴角上扬,露出一个亲切的笑容。
“哦,我大哥还和你提过我呀。” 穆明俪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好奇地问道。
“嗯,你大哥有时会来我家找我父亲请教学问,在等父亲的时候,一次他看到我吃芙蓉糕,就说起你也喜欢。就这样提了一些。”
“哦,是,我是喜欢。” 穆明俪笑着点头,心想她大哥可不是会随便和别人闲聊的性格,以前她的手帕交来家里都不见得和他说过三句话。不由地仔细打量起上官若兰,只见上官若兰说话轻声细语的,每一个动作都优雅得体,确实人如其名,素心若兰,宛如空谷幽兰般清新脱俗。
“若兰姐姐,我大哥还有和你说过我什么呀?” 穆明俪歪着头,继续好奇地问道。
“也没什么,我和你大哥也没见过几次,就是他问过我像你这么大的女孩子会喜欢什么。你大哥很疼你的。真是羡慕你有这样的大哥。” 上官若兰语气里满是羡慕。
“是吗?我大哥很爱训我的。” 穆明俪笑着说,“若兰姐姐没有哥哥吗?”
“嗯,我只有弟弟和妹妹,弟弟今年七岁,每天淘气得很。不是上树抓鸟就是下河摸鱼的,很是头疼。” 上官若兰笑着说,笑容中带着一丝无奈。
“哈哈,男孩子都是这样,你别看我大哥现在是个老学究,小时候也很淘气的。有一次,他和林墨哥哥两个人说要给我烤麻雀吃,差点把房子烧了,两个人怕挨打,最后还让我顶罪。” 穆明俪一边说着,一边忍不住笑出声来。
“那还真是看不出来,在我看来你哥哥和林墨都十分沉稳。我父亲也时常称赞他们。” 上官若兰眼中满是惊讶,仿佛难以将穆明俪描述的人和她印象中的人联系起来。
“这就叫人不可貌相,林墨哥哥也是太子的伴读,你也认识吧?” 穆明俪问道。
“见过面,但是没说过话,他看人总是冷冷的,让人不敢靠近。” 上官若兰想起林墨的眼神,总觉得他为人十分冷淡,给人一种拒人千里的感觉。
“林墨哥哥其实是面冷心热,他的脾气其实很好的,每次我哥训我,都是他帮我解围。” 穆明俪连忙解释道,眼神中满是对林墨的维护,“啊,对了,若兰姐姐,我今日听周婆婆说你经常给他们送米送衣啊。”
“城外,向阳村的周婆婆?” 上官若兰疑惑地问道。
“嗯,是的,她家只有她和她孙女相依为命,怪可怜的。” 穆明俪轻轻叹气,眼中满是同情。
“嗯,我有一次去护国寺上香,下山的时候刚好碰到钱宝儿病发,就让家丁帮忙送她们去医馆。了解她们的情况后就有时去看看她们,略尽绵薄之力。”
“上官姐姐真是和宝儿说的一样人美心善。” 穆明俪由衷地称赞道。
“你莫打趣我,那你怎么认识周婆婆一家的?” 上官若兰好奇地问道。
“我十五那日去护国寺山脚下施粥,认识的周婆婆。” 穆明俪回答道。
“你还说我,你才是人美心善呢,你下次还什么时候施粥啊?我也来帮忙。” 上官若兰笑着说。
“好啊,我每个初一十五都会去施粥。下次叫你一起啊。” 穆明俪高兴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