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的阳光被厚重的窗帘隔绝,唤醒江临的不是闹钟,而是经纪人。
睡眼惺忪看到来电,江临立刻清醒,接通了电话。
“玲姐。”江临的尾音上扬,带着几分谄媚的意味,潜台词是:“姐,我需要工作。”
“江临,你收拾一下,来公司一趟。”
江临弹射起床,给自己安排了精致的妆发。
车缓缓驶入公司的地下停车场,江临看见角落里居然有十多个人在蹲守。
“现在私生都那么猖狂了吗?蹲到公司来了。”江临戴上墨镜,迈着T台走秀的步伐穿过停车场。
但那群人并没有举起相机,江临瞥到其中一人拿起应援手幅,哦!是公司另一位现下正当红的男艺人。
江临摘下墨镜,“就算不是我的粉丝,一个大帅哥从她们面前晃过都没反应?这群女人修了仙心如止水吗?”
江临坐姿端正地笑着接过综艺节目企划书,几分钟后,不屑地往后靠着沙发把企划书扔在茶几桌面上,“我不去。”
经纪人在办公电脑敲着键盘,头也不抬地问:“为什么不去?”
江临抽了一张纸巾,擦拭墨镜,“你们这不是闹吗?种地综艺?圈里是没综艺好本了?哪个天才想出来的节目?”
“你去不去?”经纪人冷声问。
江临软了声音,“秀姐,这节目找的其他嘉宾,在圈里一个也叫不上名,估计他们连18线也算不上吧,我这咖位和他们合作,不合适。”
“咖位?江临,你什么咖位?”经纪人提起这事肚子一把火,好好的一棵顶流摇钱树自己给自己浇了开水,把自己作死了!
江临弱声说:“反正比他们这些糊咖的咖位大。”
经纪人扔下工作,恨铁不成钢地说:“你现在也是糊咖!你还以为自己是顶流?醒醒吧江临!雪藏两年没曝光没工作,娱乐圈每天进来多少新人,补货速度比隔壁商场的沃尔玛超市还快,要不是我磨破了嘴皮为你争取到这档综艺节目,你和糊咖合作的机会都没有!”
江临不死心,“秀姐,真的没有别的综艺了吗?实在不行,恋爱综艺也成,我去当观察室嘉宾。”
经纪人翻了个白眼,只扔下一句:“继续在家抠脚还是上种地综艺,你自己看着办。”
江临找人打听,心拔凉得如同夏天喝了一口冰镇过的雪碧,这下心飞扬了。
节目组还在招工作人员,节目没有赞助商,还在等慧眼识珠的金主爸爸,据说看过节目策划的圈内人都在嘲笑:“糊咖种地,作秀都嫌假!”
酒吧内吵闹无比,江临凑近好友耳边大声说:“这节目简直是离谱他妈给离谱开门,离谱到家了。”
好友笑着说:“不然,你们公司敢给你去吗?大佬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搞你了,说明他们压根就没看好这节目。”
一杯鸡尾酒下肚,江临抿抿嘴,说:“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啊!”
好友笑了,“江临,来我们这干直播吧,你这张脸加你的才艺,圈女粉效果咔咔的,不比你拍戏挣的少。”
江临摆摆手拒绝了。
由奢入俭难,前任顶流去干网络主播,传出去还有什么脸面在圈里混,尽管也快混不下去了。
江临心不甘情不愿地收拾着行李,唉声叹气,“老一辈总说,如果读不好书,没出息,就得回家种地了。”
江临笑了,这回真去种地了。
经纪人在电话里嘱咐他:“别作妖别矫情,老实录制完这205天,说不准还能打一场翻身仗。”
“秀姐,我的微博账号可以给回我不?”
“节目组自有安排。你会有新的专属账号,每一天都要自行拍摄内一些工作内容,剪成个人Vlog。”
江临无奈地说:“这节目真是疯出了我想象不到的样子,宣传也别出心裁,没钱还学人家办节目,净逮着嘉宾薅了呗。”
江临推着几个行李箱下了楼,现场的拍摄人员已经开始录制了。
一辆普通的汽车,拍摄人员也不打大灯补光,江临心里吐槽:“草台班子!”
江临打开前置相机,紧急地进行形象管理。
他等着工作人员替他把行李箱放上后备箱,原地站了几分钟,导演组疑惑问:“江临,是还有什么事情没解决完吗?”
“没有。”他的目光看向他的几个行李箱。
导演组反应过来,说:“你得自己放行李,我们是一档纪实综艺,无剧本无嘉宾任务,也不会为嘉宾兜底。”
江临原地石化了,“玩这么大的吗?”
导演组郑重地说:“种地不是娱乐活动,是一件需要踏实认真去做的事情。”
江临臭着脸把行李箱放上去,心里已经后悔:“江临,你也是饿了,竟然接下这破综艺。”
导演组从包里掏出了一本本子,严肃地看着江临,说:“江临,以下几点是关于节目拍摄你需要知道的点。”
江临靠着后座,漫不经心地说:“说吧,我心里已经接受了你们非正常综艺的设定了。”
工作人员假装“咳咳”清清嗓子,说:“第一、拍摄节目期间你寄宿在裴家村的一户农户家里,你必须听从农户的农事工作安排。”
江临比了个“OK”的手势,淡淡地说:“别干出住宿还要我掏钱的缺德事儿就成。”
”我们是这种人吗?”
江临不留一点面子,“你们是。”
“第二、节目录制期间,不得使用个人私账上的钱,你的基本生活开销,我们导演组会借给你,节目结束后你再还,不收利息。”
江临摘下墨镜,瞪圆眼睛,不可置信地说:“借?还?不收利息!这是37度的嘴能说出来的话?你们人挺好啊!要不给你们颁发一个年度最佳好人奖?”
导演组心虚地继续说:“第三、再次重申,拍摄过程中,节目组不给嘉宾提供任何帮助,嘉宾需自食其力。”
江临翻了个白眼,问:“你们这节目是正规节目吗?”
“是。”
“那么穷你们怎么好意思办节目的?”
“节目组将会与你们一同成长。”
江临拍手鼓掌:“我现在跳车不录还来得及吗?”
“来不及了。”
小车停在机场前,江临不情不愿地搬下行李箱。11月中旬的北京,风中已捎上些寒意,江临为了机场出片,特意穿了一件薄款的长风衣。
残酷的现实是,不仅没有粉丝来接机!也没有站姐给他出片!
飞机在地面上缓缓滑动的那一刻,他低声说:“再见了,北京,今天我就要远航了。”
裴家村的村民们放下手中的活,特意到村口的大榕树下聊天吃瓜。
钟秀丽,裴家村一位62岁的奶奶,老伴没了,两儿两女皆在外面打工,她是村里有名的八卦传播大喇叭,她从围裙的兜里给大家抓了把自己晒的南瓜子,说:“他们上回来的时候,就是扛着许多照相机,对着你拍,就能上电视了!”
李芳兴奋地说:“哟,不得了,那我们是不是都能上电视了?”
一位阿公说:“听说是拍什么节目,不在中央电视台播,可能是胡来的。”
南瓜子壳啐了一地,江临的脑壳疼。
两边的风景从现代都市逐渐转变为山水画廊,看着道路两旁的石头山,路上一户人家也没有,江临突然警惕,想起了那些被拐进大山里逃不出的妙龄少女。
他盯着对着他的摄像机问:“你们确定没走错路?”
一旁的摄像老师无声地点了点头。
江临抓起对讲机,重重地摁下对讲键:“节目组,我再次确认一遍,你们是正规节目吧?”
对讲机“滋啦”一声,传来了女声:“放心,我们不会拐卖你的。”
节目组的车内,几个人异口同声地叹气:“也不怪江临起疑心,我们第一回来这勘察的时候,也深有同感。”
“这么偏僻!这么山沟沟!要不你们改一下综艺定位,拍变形计吧。”
节目组安慰他:“只是这一段路,石头山比较多,你就当欣赏山水美景了,这是有名的喀斯特地貌,著名的桂林山水也是喀斯特地貌。”
“你们说这话心不亏吗?”
对讲机没有回应。
墨镜的掩盖下,江临翻了个白眼。
眼不见心不烦,江临决定睡一觉。
不知睡了多久,摄影师拍拍他的肩膀。
江临醒过来,随后惊恐地往身后倒去。
车窗外,几位奶奶正凑在车窗外,盯着他。
江临骂了一句国粹,“吓死个人!”
节目组发挥三不管的精神,并没有驱赶她们。
江临假笑地在车内摆手示意她们往后退,成功地下了车。
几位奶奶凑上前,拉着他问:“帅哥,你们这是拍什么节目啊?”
“帅哥,我们也想上电视,给家里的孩子看看。”
“小伙子,欢迎你随时来我们家吃饭啵。”
奶奶们热情似火,拉扯着他,江临想逃,却逃不掉!
江临轻轻拨开她们的手,露出友好的微笑:“奶奶们,我是江临,以后在裴家村拍摄综艺,希望各位多多照顾。”